[現代金報]一則特別的“尋人啟事”:尋找每天守在垃圾桶邊的孩子,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作者:鄞州教育網 發布時間:2020-06-01 來源:鄞州教育網 文字顯示:[ 放大 | 縮小 ] 視力保護色:
今天是國際兒童節,是屬于孩子們的節日。寧波市鄞州區首南第一小學接到了一個“尋人啟事”:尋找一個每天風雨無阻守在垃圾桶邊的孩子。
然而,一則“尋人啟事”,牽出了兩個7歲男孩,他們不怕臟、不怕臭,盯著居民垃圾分類,蹲在地上分揀垃圾。說起初衷,原來是為了共同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中。
不怕臟、不怕臭
每天守在垃圾桶旁
被“尋”的的孩子名叫葛奕珩,是鄞州區首南第一小學103班的學生,家住格蘭春天小區。自5月初起,葛奕珩每天晚上一吃完飯,就拿起工具,跟著小區里的志愿者一起幫助居民對廚余垃圾進行分類。有時候,葛奕珩會把廚余垃圾倒入自帶的紅色盆里,檢查分類是不是合格,把不屬于廚余垃圾的東西分揀出來;有時候,他還會引導居民幫助他們正確分類。碰到交流障礙的,葛奕珩就請同行的志愿者一起幫忙指導,教他怎么跟居民溝通,引導居民正確垃圾分類……葛奕珩不怕臟、不怕臭,一絲不茍地做好志愿者,哪怕刮風下雨也從不間斷。
久而久之,小區里的居民開始對這位戴著紅袖章每晚守在小區垃圾桶邊的小男孩熟悉起來。
6月1日早上,鄞州區首南第一小學收到一封感謝信:“這是小區里的一個小孩,在首南一小103班,每天晚上都守著垃圾桶盯著居民垃圾分類,下雨天都不例外,這小孩的精神讓大人們都感到羞愧,這樣的小孩一定要表揚一下,幫忙找到他的班主任或學校領導,把這個照片發給他,首南一小能培養出來這么優秀的學生,學校也是很成功的。”
格蘭春天小區的一位居民得知小男孩是該校的學生后,經過輾轉,終于把這段話傳到學校老師處,讓老師們深為感動。
奶奶是小區志愿者
耳濡目染下,想為創建文明城市盡一份力
因為是上學時間,記者聯系上了葛奕珩的媽媽。她很意外,也有點不好意思接受采訪。她說:“其實我覺得,這個真的是很平常的小事。”葛奕珩媽媽告訴記者,平時家人就很注重垃圾分類,會分得很清楚。前陣子,為了創建文明城市,小區里組織一些志愿者們在垃圾桶邊監督居民科學分類垃圾。而葛奕珩的奶奶就是其中一位志愿者。在耳濡目染下,葛奕珩萌生了一同參與的想法,想要為創建文明城市盡一份力。
葛奕珩與同伴正在分揀廚余垃圾。
“作為家長,我們覺得讓他從小懂得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他跟我們說了后,我們非常支持他,同意他去做。他很開心、很激動,覺得這是一份很神圣的使命,拿到志愿者袖套后,當寶貝一樣,早早在家戴上,不肯摘下來。”葛奕珩媽媽說,葛奕珩對待這件事情非常認真,每天加快速度做好作業,堅持準時上崗。“為了不耽誤第二天上學,每次快8點了,大人都要催著他回家。但他說要跟大家一起堅持到結束,要催好多次他才肯回去。
每天晚飯后,守在小區垃圾桶旁,風雨無阻。
“小葛同學一直是個優秀的學生,成績優秀,全面發展,是班級里的體育委員。孩子雖然比較內向,話不多,但做事情一直很踏實,而且經常幫助同學,所以跟孩子們相處得都非常融洽,是一個很暖心的小朋友。”葛奕珩的導師周璐丹告訴記者,通過這次“尋人事件”,學校還了解到葛奕珩在做志愿者時還有一位搭檔,也是首南小學的學生,就是101班賈安言。兩小朋友經常結伴做志愿者活動:撿垃圾、幫助老人、垃圾分類……讓小區里的大爺大媽們都拍手稱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兩個孩子的事跡在學校傳開后,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以他們為榜樣,為城市的文明和美好盡自己的一份力。
《現代金報》2020年6月1日